怀念不如相见

转眼我已经从北京回来了。

家里的早餐有好几样,可以好几天都不用再储粮。这一点对于没有固定收入又常常一个人生活不由自主犯懒的我而言是极为奢侈的。不敢想象。


刚到北京的第一天就正巧是七夕节。一整天我就吃了一个抹茶蛋筒,晚上在南锣鼓巷和北海转悠。去年七夕节的时候刚刚抵达波哥大,转眼又是一年了。南锣鼓巷真的是我来北京一百次都不会看厌的地方。处处都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有故事有情趣。能有点夕阳的余晖就再好不过了。

这一天北海的酒吧街还是非常热闹,走在路上都能看到火辣的钢管舞,街上处处是玫瑰花和小情侣腻歪的眼神你侬我侬。

这晚我得知了下月初Jesus的弟弟Javier会作为新华社特邀记者来华,他约我到北京见上一面,带他看看这座古都。

世界也不是大到无法想象的嘛。


在北京的第二天我临时改变去央美的计划,来到了景山公园看日落。可惜遇到了霾天,故宫全貌层次感并不清晰,云层也遮住了日光。我在这里认识了一位独自来京旅行一个多月的台湾女生,她与我同龄,今年也大学毕业。我对台湾人有种莫名的好感。

之后到了故宫东北角的角楼和湖南来的一位摄影爱好老爷爷一起等亮灯。但是街灯都亮起来了,角楼和护城河都只能看到一些黑暗的轮廓了,廓灯还是没有亮起来,爷爷摇摇头说可惜,应该只有节假日或重要活动时才会开灯吧。而我最想看到的还是日落和下雪时候的角楼。

一个人旅行开始会很孤单,拍照都成问题,到后来就会觉得非常自由。在旅行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刚性需求求助于陌生人因此也能感受到别人的故事。很奇怪为什么现代人有了电子地图后都不爱问路了,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毕竟地图导航在平原城市还是非常标准可靠的,但又觉得整趟旅行下来全靠流量解决问题,不懂就百度谷歌,也少了些交流天生的乐趣。当然,一个人旅行的自由在于:我可以像那天一样,在景山坐下来吹风,一吹就是一个半小时。


在北京的第三天是最为深刻的。因为8月11日早上正好是我的签证预约时间。使馆区一间打印店彩印一张就十元,一份保单就花了我二十元。还有忘记带现金的我,完全就不是带着脑子来办正事的。之后快到十一点时,终于轮到我递签,收材料时签证官问:你国内的未犯罪记录呢?我就整个人都傻眼了。

这种材料本身就是基础款手续,必要但也只是过场而已,但是最烦这种鸡肋手续。中介方说:你必须周五拿到,不然签证时间不占优势。

昨天早上却因为这材料又一次和派出所扯上了没必要的麻烦。负责我的还是那位难办的宋警官。一个多月前办亲属关系证明时妈妈和舅伯就受到了他的万分刁难。这次一听说是我,态度又开始刻薄了起来。派出所门卫室的女警也是一样冷漠脸,低头刷淘宝,一副“与我何干”的样子。这样一部分的毒瘤一般的公职人员简直令人发指,居然还能公开要求“表示一下”,真让人想拿起苍蝇拍子把他们按在墙上。事后我们还是赶在早上办成了材料,找了另一位警官,一分钟也就完事了。可这样的结果是我妈拿出孙子一般的态度跪求回来的。我亲眼见她打电话时着急着哭,大滴大滴的汗水从下巴颏往下落湿了胸口的衣服。

这样的场景也是让人印象深刻啊。


从领事馆出来的当天,程大哥约我吃饭。其实去年四月在长江摄影影像双年展上认识的还能说上话的人真心不多,但是很庆幸能有他这样一个朋友,我是何德何能。

这一年里我对艺术的体验也没有多大提升,仍停留在沃特豪斯的阶段,但他说他最喜爱的是夏加尔和伦勃朗。他是第一个提出高迪被过誉了的人。至少在我前面的人生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告诉我巴塞罗那多么梦幻,可我还是一心一意向往着马德里。这一点我和程大哥总算达成了共识。

一年多未见,再见的时候他还是对我说:你这份对待工作尽心的态度就是120分,没有人敢说你不好的,那么多志愿者里面,我就和你交了朋友。我听了也是一脸不敢相信。之后的那个下午我们探讨工作和理想。我非常羡慕他,做到了一定的位置,开始为其他人谋划人生理想,这是我觉得最了不起的事情。我非常羡慕他的另一点是:每天早上能够状态饱满充满干劲地面对工作,每天晚上回到家后对待完成的工作感到心满意足,荣誉感超强。把工作当做情人一样爱慕。

何谓仓廪实而知礼节。他的理念非常写意。生活果然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是需要一些花枝乱颤的理想。

那天下午程大哥带我参观了搜狐媒体大厦。年轻员工非常多,办公区安静清新但是也没我想象中那么压抑。坐在茶水间休息时,正好听见有面试官对应聘者讲解三个工作时段,我听了后问程大哥:公司会经常加班吗?他说:当然,加班加的要死。我问: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强调时间?特别是早上7点到下午4点的班。他说:这也就是说给新来的听听而已。

他还说了一个自己的小故事:他手机号十几年没有换过,前几年突然想念小学同学于是自发联系了一下大家,然后他带着相机走遍全中国,给每一位同学拍合照和个人相片留影。摄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要创造出多么名声大噪、流芳百世的作品,而是如何叙述生命中的瞬间,也许十年后、二十年后拿着老相片回味起来还会觉得,嗯,挺有意思的。再说了,想念,光是嘴上说说能有什么意思,怀念不如相见啊。所以我要翻山越岭,去牵你的手。

现在的他,在筹划做相机捐赠活动,贵州山区的有些孩子们可以获赠相机,然后他鼓励大家拍下生活中的点滴片刻,之后还会筹划做展览。而我觉得这项目的意义在于启智。

我也希望未来的我能够拥有这样一份可爱的工作,一个可爱的圈子。我现在的努力,真的就是为了优化圈子。去西班牙之前,能够见他一面,是对于我人生都莫大荣幸的事情。

上个月在上海时,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心只想着经商,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更爱文化,追求功名利禄也不是不可以。文化部的朋友却说:你这个性格不适合进部委。进CCTV都能被人欺负死。

一二线城市的差距还是非常大,至少在武汉的时候,聚会时拿出书来看大家会觉得很怪咖。特别是在家人面前显得就像知识分子在抖包袱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还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

希望几年后的我,不会再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寻求解药了。我要的,就要最好的。


出发去北京的当晚,我难得坐了一次火车,遇上了两个半小时的延误。火车从三亚发车,受到暴雨天气影响非常大。还好没有误事,只是继上次去帝都的飞机被我封杀以后我还是觉得高铁最为靠谱。

离家时的心情还是非常复杂。我总想着把妈妈每一句即将说出口的“多吃点”“来吃点这个”变成“多运动”“多喝水”。妈妈是真的很啰嗦,但我说这句话时不带有任何抱怨。尽管在外地的时候我总是很苦恼,一天内能接到十几二十个她的电话,每时每刻她都像闹钟一样在提醒我:现在是xx点xx分了,应该做xx事情了。

是谁赋予了她每个月1500分钟通话时间的?是中国电信。

变化的是我,半独立下的我是不习惯的,但是她对我的爱却是一如既往的。可能到了她八十岁的时候,我在她眼里还是个小学生。

我很难想象,快22岁的我还被当做孩子一样照顾着。可22岁时候的妈妈,已经怀上了我。

前几天我对她说:等我外派了就努力赚钱,给你买套房子。她说:不要,这样太辛苦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居然说了一句:没关系,大不了多外派几年,我没事的。


我问妈妈:难道你就没想到结婚是两家人的事情吗?

她摇头:只是两个人的事情。

我想起舅妈说的:你妈妈就和十八岁的少女没什么两样,还天真烂漫相信什么浪漫和爱情。

都21世纪了,居然还有人傻到会信“有情饮水饱”。真是不切实际。

很不好意思,除了体型,性格这东西也是一脉相承的。比如某堂姐和姑妈一样,美丽却拜金;某表妹和舅妈一样,精明也强悍;某姑和某奶奶一样,虚荣且自私;某同学和阿姨一样,温暖又大度;比如我妈和外婆一样,巧慧、软弱又感性,我和我妈一样,自卑、包容又快乐。

其实我很想像我亲爹一样,关键时刻浑身有那么点痞子气。相信,没有什么是一个拳头解决不了的事情。这记左勾拳,要么打在别人脸上,要么死死钉在树上。


我不能时常觉得被人充分地理解,所以过滤掉那些吃吃喝喝聊人生聊理想的朋友,能够说说家里琐事的朋友真心不多,并且还在逐年递减。但我并不希望虚伪地去维系友谊。这种发自内心的东西我强装不起来。

朋友是分层次和圈子的,适合夜晚出去的朋友就不适合白天一起行走,适合讲内心话的朋友就不适合聊过多浮夸的外物。

十几年的老朋友得知我还没有出国,客气着说:周末请你吃个饭吧。然后也就没有了下文。

同样的事情也不少,比如闺蜜生日聚会的时候,没有我好像也没有什么要紧。

我想起曾经自己写过的一篇小说的开头:“后来我们的感情渐生罅隙”

我看得透却不想计较这些人情世故。

下面分享《怪笑小说》里的一段:

学生举办同学会时邀请老师,和前教师聚会时邀请过去的学生,两者有本质的不同。学生举办的同学会,是生活在当下的同伴们因怀念往昔而聚会,即把“过去”带进“现在”,而邀请的教师就是“过去”的代表。这次聚会却正相反,是把“现在”带进了“过去”。


舅伯总是忧心忡忡地和我说,让我劝妹妹看看书,多学习,才对得起父母的付出。可我想,不是所有人这辈子都要爱上看书、爱上学习不可。我们接受所有人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幸福。现在我觉得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正直和快乐。又不是非要活得伟大才不枉此生。

但是我也相信,事在人为,比起天气时节这种不可控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是简单又可靠。

所以只须去做就好,有难度,但绝非不可能。


怀念不如相见 - Sett - 乌有乡

2016年8月9日 南锣鼓巷 

怀念真的不如相见

 

怀念不如相见 - Sett - 乌有乡

2016年七夕夜 后海

 

怀念不如相见 - Sett - 乌有乡

胡同里的日落余晖

 

怀念不如相见 - Sett - 乌有乡

小象戒指

 

怀念不如相见 - Sett - 乌有乡


 

怀念不如相见 - Sett - 乌有乡


 

怀念不如相见 - Sett - 乌有乡

 

怀念不如相见 - Sett - 乌有乡

 

怀念不如相见 - Sett - 乌有乡

北京 九月见。

 
评论